为进一步提升校园能源安全和供电保障,贯彻落实学校“基础设施提质改造工程”战略部署,后勤服务中心积极推进新治理体系建设,于三月初完成配电房一期(5号楼、图书馆)的系统性升级改造工程。此次工程以“设备换代、智慧赋能、长效管理”为核心,构建了智能化、集约化的电力供应体系,为教学科研、师生生活及校园高质量发展做好保障。
破旧立新,根治“超龄设备”安全隐患。改造前,校园配电房设备严重老化、线路布局混乱,机械式高压开关柜故障、电路保护失效等安全隐患频发,原有设备已无法满足“新财经战略”下智能化校园建设需求。为此,后勤服务中心以学校基础设施提质改造工程为契机,组织多轮专项工作会议和多次实地勘察,在充分听取相关部门意见的基础上,最终确定了配电房改造施工方案。

攻坚克难,主动作为显担当。为最大限度降低工程改造对学校教学及师生生活的影响,后勤服务中心能源部联合专业团队紧抓周末、凌晨等时段,昼夜攻坚,顺利完成了学校5号楼、图书馆配电房电缆井布线、设备安装、设备调试等关键作业,并启用保电措施保障校园教学楼、图书馆等重点区域零断电,让换电工作“悄悄”运转。

科技赋能,构建智能电力中枢。本次改造共更换智能配电柜27台、变压器5台,全面引入数字化监测与保护系统,新设备能耗更低,具备过载自动切断、故障实时报警等功能,实时监测配电室运行状态,实现“设备运行可视化、故障排查精准化”,同时配备主开关温控传感报警,消除潜在的安全隐患,有力增强了配电房的运行安全性。此次改造还预留网络和接口,为后期增设视频监控和接入智慧校园管理体系做好准备,通过科学技术进一步提高配电房的安全性。




旧设备(左)与新设备(右)
筹谋新篇,凝心聚力促发展。配电房一期改造是学校基础设施提质增效工程中的重要一环。此次改造不仅降低了设备能耗,推动了绿色低碳学校建设,而且进一步消除了安全隐患,为未来打造智能供电基座夯实坚实基础。后勤服务中心将持续推进学校能源基础设施迭代工作,奋力打造能够为全校各项教学科研活动、师生校园生活提供安全供电能力和碳足迹追溯功能的新型能源基础设施体系。
图:田超
文:张嘉瑜
初审:沈文德
终审:林骁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