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旧版
中心动态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动态 > 中心动态 > 正文

校荣我荣,做好一颗“螺丝钉”

——“榜样的作用”共产党员先进人物报道(2)

发布时间:2017-10-09点击数:

24小时待命岗位、深夜挑灯研究创新方案、十多次往返两个校区的工作地点……,作为后勤服务中心动力保障及维修部副部长,宓自农同志在刚刚落幕的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期间,以自己丰富的工作经验和优秀的技术水平,顺利完成了我校游泳馆和竞赛指挥中心的供电保障工作。

   

技术担当,创新供电保障方案

99晚上10时,全国学生运动会中学组游泳比赛已经结束,大学组比赛尚未开始,游泳馆内却灯火通明。宓自农同志身后站着电力保障团队的员工,所有人都紧盯着游泳馆顶部的照明装置,神情庄重严肃。忽然,游泳馆内灯光一闪,几乎不可捕捉,宓自农同志却在这时露出了欣慰的笑容:他们的试验成功了。

原来,之前由于设备的限制,如果比赛中出现断电的意外情况,场馆内的供电设备在线路切换时存在两秒的时差,也就是说,整个游泳馆将会陷入整整两秒的黑暗。“比赛转播过程中,两秒的‘黑屏’是绝对不能被允许的。”

意识到这个问题之后,宓自农同志带着我校供电保障团队展开了紧张的研讨,最后提出一种新方案,以较低的成本解决了电路切换时存在的两秒时差问题。该方案也得到了国家电网工作人员的认可。

事实上,他们唯一的试验时间只有中学组和大学组比赛之间的一小时间隔。经过前期充分的商讨和准备,他们成功在预期时间内完成了目标,将切换时间缩短到原来的四十分之一,实现了“一闪而过”的效果。

“在之后的大学组比赛中,主供电运行良好,没有出现任何问题,但我们的要求依然是保障到底线为止。”宓自农同志说。

“保障到底线”并不是一句空话。早在全国学生运动会电力保障工作启动之初,宓自农同志和后勤电力保障团队就意识到了供电保障的重要性。“一级用户的供电保障是‘一票否决制’”他说,“如果供电保障出现问题,我校所有的组织筹备工作都会归零。”

竞赛指挥中心对供电保障有着严格的要求。为了应对断电等意外事故发生,宓自农同志不断改进方案,在当时双路供电的装置之外再拉一路电源,变成三个电源的模式,并配备UPS(不间断电源)。考虑到竞赛指挥中心的监控大屏耗电量较大,又追加了两台UPS。整体方案确保供电时间不低于两小时,有效满足了供电保障需求。方案得到了各方认可,并最终经受住了实际运行的考验。

此前因为我校文华校区改扩建工程一期综合楼开工,宓自农同志被临时借调至文华校区工作。在第十三届全国学生运动会比赛期间,他又在两个校区之间多次来回奔波;特别是大学组热门赛事开展的那几天,为了防止可能出现的供电问题,他在下沙校区24小时坚守岗位待命,几乎没有休息。

校荣我荣,储备知识不断提升

来到学校工作已有38年,宓自农同志作为共产党员,一直坚持着“校荣我荣”的观念,永远站在学校最需要他的地方,做一颗默默奉献的“螺丝钉”。

在学校很多重大活动开展时,宓自农同志总是坚守在自己水电运行管理的岗位,做好后勤服务,无论自己负责的是电梯运行还是设备供电,都兢兢业业、全心投入,保证不出一点差错。

在后勤工作多年,他深知技术工作中不可固步自封,必须持续吸收行业里的新技术。“只有自己不断提升,才能更好地服务学校。”他说。虽然早年考上了高级维修电工技师,但他对文化和业务知识的学习依然没有丝毫松懈,常常参加行业中的专业讲座、新产品推介会和高校之间的交流会等,让自己始终保持充沛的学习激情。他根据自己的工作经验,结合学校实际提出技术创新,为学校水电事业出谋划策,例如回收雨水进行绿化浇灌,智能用灯提高用电率等。

除了自己个人的提升,他还带出了一批优秀的徒弟。在平时的工作中,他总是言传身教,乐于指导年轻人,并毫不吝惜地把自己的专业技术知识传授给他们。“作为实务工作者,我的‘身教’就是为徒弟们讲解工作中遇到的难题。”他说。

工作中的宓自农同志是同事们学习的榜样,起到了良好的带头作用。同事们评价他“技术过硬、为人随和”,也赞美他“爱岗敬业、奉献团队”,但他自己只是谦虚地说,会继续努力,做好学校的一颗“螺丝钉”。

   

   

上一篇:中心召开年度审计工作进点会
下一篇:一条棉被一份情 爱心捐赠暖人心

浙财大微后勤

联系邮箱:houqin@zufe.edu.cn 地址:浙江省杭州市下沙高教园区学源街18号

版权所有©浙江财经大学后勤服务中心   浙ICP备05014573号-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