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3月24日是世界防治结核病日(World Tuberculosis Day),旨在提醒公众加深对结核病的认识。学校是人群较为密集的场所,容易发生结核病的暴发流行,为科学有序地做好学校结核病防控工作,防止结核病的传播、蔓延,保障学校教职工及学生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3月19日下午,校医院组织财政学院和会计学院的部分同学在校医院205室学习了结核病的相关知识,该培训由于庆英副院长担任主讲,就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主要症状和预防措施做了详细阐述。
肺结核病是一个古老的慢性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病原体为结核分枝杆菌,在人群中普遍易感,尤以15-54岁阶段发病居多,全年均可发病。于副院长在培训中讲到,肺结核病的传播途径主要是通过呼吸道经飞沫传播和尘埃传播,菌体会随着肺结核病人咳嗽、讲话、打喷嚏等活动时排出体外;而健康人若接触到结核菌感染后,不一定发病,是否发病取决于结核菌的毒力和自身抵抗力的强弱。
肺结核病的主要症状分为全身症状和呼吸系统症状。全身症状包括:1、全身不适,倦怠,乏力;2、发热:病人多表现为低热或午后潮热;3、盗汗:多发生在半夜及清晨,病人不知不觉醒来,内衣已浸湿;4、食欲不振,消瘦,体重减轻。呼吸系统症状包括:1、咳嗽、咳痰或干咳;2、咯血及血痰;3、胸闷、胸痛;4、气急。对于有上述任何不适的同学,就应引起注意,到校医院进行检查。
最后,于副院长又向同学们介绍了如何预防结核病,包括:1、房间要定时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2、培养良好的卫生习惯;3、生活要有规律,注意饮食营养和睡眠充足;4、加强体育锻炼,保持健康心理,增强机体抵抗力,尽量减少发病机会。
通过此次结核病知识的培训,同学们均表示对结核病的传播及防控有了一定的了解,减少了对肺结核传染不必要的恐慌。同时通过培训,也增强了同学们对肺结核的防控意识,对做好校园传染病防控工作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